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:学科建设创新赋能“加速跑”,为高质量发展插上“翅膀”
在拥有350万人口的山西省长治市,分布着8所三甲医院,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是这8所医院中最“年轻”的一家。1999年建院以来,和济医院在克服财政投入“先天不足”的情况下,经过24年的发展,成长为本地区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医疗力量,为广大患者提供了优质、高水平医疗服务。这种快速发展的动力来源是什么?在院长郝少峰心中,学科建设是拉动医院发展的核心动力,而医院未来的高质量发展,一定是以重点学科为引领,带动整体诊疗水平提升,从而更好地为患者服务。
以“建强学科”理念
构建高质量发展核心
高原上有高峰,每个医院有特色,这样医院才能有发展。普通外科是伴随着和济医院建院成立的“老牌”科室,2020年,该科以全省第一名的成绩被认定为山西省省级医学重点学科,这也是晋东南地区唯一获得省级重点学科的普通外科。2016年开始,和济医院在长治地区率先开展学科细分,将普通外科细分为肝胆、胃肠、乳腺甲状腺以及疝与腹壁外科四个专业组,让科室医生能够术业有专攻。
在专业“做精”的基础上,为了让患者就医更加便捷,和济医院以部分外科亚专业和内科为依托,成立了山西省首家消化病中心。“专病中心的理念核心就是以患者为中心。”郝少峰说,多学科诊疗(MDT)模式打破了传统的科室界限,真正能够以全面、整体的视角,实施以患者为中心的诊疗,避免由于单个医生或单个科室的专业局限造成误诊或漏诊。自2018年起,消化病中心不仅每年召开多场学术会议,还积极承办国际消化道肿瘤高峰论坛,以此来拓展和提升学科品牌影响力。
借鉴了普通外科的发展思路,和济医院依托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内分泌科,在2022年建成了国家糖尿病标准化防控中心(DPCC)山西省分中心暨内分泌代谢病中心(EMDC)。该中心由内分泌病区、糖尿病精准诊疗实验室和内分泌代谢病门诊组成,并且已形成1型糖尿病、肥胖症、骨代谢疾病诊治为特色的亚专科发展模式。
除上述科室外,眼科、神经外科、肾病等学科都纷纷发挥区域龙头作用,为医院整体学科发展提供牵引和支撑。
以“优质服务”理念
构建高质量发展动力
“学科带头人不仅要智于决策、巧于组织、精于分工、勇于负责,还要善于集思广益、博采众长,能有效地组织不同学科交叉,团结不同类型人才协调合作,学科带头人还要重视科室人才的培养,甘为人梯,主动承担起传帮带的任务,有较强凝聚力和吸引力,带领团队学科全体人员共同努力,最大限度地发挥总体效能,激发学科发展的内生动力。”郝少峰说。
自2016年调任至和济医院以来,郝少峰带领着医院眼科,创下了一年内实现业务量增长180%,三年业务量增长超过80%的成绩。当时,郝少峰作为学科带头人,建立了具有特色的多学科联合的眼底病综合诊疗体系。所谓眼底病综合诊疗体系,就是以眼底内科、眼底外科、神经眼科和中医眼科为核心的MDT模式。为了进一步适应眼科亚专业发展的大趋势,更好地为患者服务,郝少峰带领眼科在眼底病综合诊治体系的基础上,又增设了白内障、眼表疾病亚专业、泪道疾病、整形美容、青光眼和中医眼科、神经眼科。
这种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,决定了我们学科发展的出发点。”郝少峰认为,医生不能只专注于技术,还要专注于患者的需求。和济医院在长治市较早尝试开展了医康融合工作,在疾病治疗过程中引入康复的理念与措施。“作为医生,往往关注的是疾病形态和指标的改善,但是患者更在意的是功能正常和心理感受,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角度。”郝少峰说,以视网膜脱离为例,以医生的标准来看,视网膜复位即是临床治愈的标准,但是,对患者来说,看得见、看得清才是最重要的要求。所以,医康融合提倡,在疾病治疗早期对患者的心理和功能需求给予关注。只有把病治好,功能恢复,服务周到,才能赢得患者更多的信任。
以“错位发展”理念
构建高质量发展方向
如何在长治市密集的区域医疗资源中占有一席之地,郝少峰考虑更多的是错位发展。而这种差异化发展首先应该以医院的重点学科和优势学科为发力点,实现人无我有,人有我优。
为进一步完善学科平台建设,医院获批了2个校级重点实验室,3个校级研究所,1个市级重点实验室和1个市级技术创新中心,为学科高质量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。此外,医院通过优化顶层设计、实行学科差异化发展、以项目制的形式开展过程管理等进行学科建设管理。2018年,为确保学科建设工作顺利推进,医院成立了学科建设办公室,集中力量建设一批高质量、有特色的优势学科,制定了《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优势学科建设实施方案》,并划拨专项资金对优势学科给予扶持。每年邀请院外专家对各优势学科进行年度考核,并对学科建设的目标、规划、管理、运行、理念等方面给予指导。希望通过差异化发展战略与动态调整机制,优化学科层次结构,引导学科发展方向,扩大学科领先优势,实现医院综合实力快速提升。
以“科学管理”理念
构建高质量发展脉络
在郝少峰的规划中,下一步,他要继续带领医院把临床学科做强,医疗技术做精,教学工作做优,科研工作做实,服务措施做好。结合医院“十四五发展规划”、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相关指标要求,在未来医院的建设中,要进一步落实“四做八化”。
第一,做大急诊:急诊要平台化,平台要实体化。急诊是医院建设发展的一个重要平台,急诊包括六大中心:卒中中心、胸痛中心、创伤中心、疑难妇产科中心、危重新生儿中心、上消化道大出血中心。此外,还要建设急诊内科、急诊外科、急诊抢救室、急诊ICU等平台。
第二,做强外科:外科建设要微创化,微创要普及化。外科是医院的支柱学科,所有的外科都能够开展微创工作,特别是腔镜技术应用,包括机器人手术等。
第三,做精内科:内科要外科化,外科要主流化。内科要医教研全面发展、要外科化,各种检查操作治疗手段增多;在内科科室,逐步提高外科技术应用比例。
第四,做深门诊:门诊要疾病化,疾病要疑难化。三级甲等医院的门诊在疑难疾病的诊疗方面要发挥三甲医院的功能。
“道”乃规律,只有掌握规律,做事情才能简便,才能成功。“术”乃方法,只有掌握方法,才能行其道,将理想变成现实。作为一名管理者,郝少峰对医院发展和运营管理的规划思路非常清晰。通过这些年的实践,他总结出了七句话,一是战略规划是医院发展的根本,二是质量与安全是医院生存和发展之本,三是技术、服务决定医院的竞争实力与发展后劲,四是创新是医院发展的生命力,五是精益管理是医院管理的必然趋势,六是信息化建设是医院发展的重要支撑,七是文化建设是医院发展的核心竞争力。
文:连漪
审核:孔令敏 孙梦
制作:中小卫1号